English

儿童电影和银币自由铸造之争

2000-01-13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你或许看过电影《欧兹国历险记》(即《绿野仙踪》),它是根据写于1900年的一本儿童读物拍成的,讲的是小姑娘陶利丝在陌生地方迷了路。这个故事实际是对19世纪末美国货币政策的讽喻。

从1880年到1896年,美国物价水平下降了23%。美国西部大多数农民是债务人,他们的债权人是东部的银行家。物价水平下降导致这些债务实际价值上升,这样就富了银行家,亏了农民。当时,美国采用金本位制,黄金的数量决定了货币供给,从而决定物价水平。一些政治家认为,应该允许自由铸造银币,这样就会增加货币的供应量,导致物价上升,从而可以减轻农民的债务负担。

有关银币的争论成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政治焦点。189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廉·杰尼斯·布赖恩就是一个著名的自由银币拥护者。他在演讲时说:“你们不应将人类钉死在金十字架上。”然而,他在竞选中输给了共和党人威廉·麦金莱,美国继续实行金本位制。《欧兹国历险记》的作者弗兰克·鲍姆是中西部的记者,他塑造的角色代表了当时争论各方:

陶利丝—传统的美国价值观;稻草人—农民;铁皮人—产业工人;胆小的狮子—威廉·杰尼斯·布赖恩;西方坏女巫—威廉·麦金莱,欧兹国—黄金计量盎斯的缩写;黄砖路—金本位。

故事结尾,陶利丝找到了回家的道路,不过不是黄砖路,她并且还发现了银拖鞋的魔力。1939年故事被拍成电影时,银拖鞋换成了红宝石鞋。好莱坞的制片人显然忽略这个故事的背景。

(《书城》1999年12期《曼昆经济学随笔选萃》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